全家-推動「友善食光」機制,力促剩食減量
圖片來源:全家網站
根據聯合國報告統計,全球每年有高達13億噸的食物被浪費,這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,也導致龐大的經濟損失。在台灣,每人每年至少造訪超商130次,超商成為最便利的購物管道之一,但也因此導致每月平均產生500噸的剩食,價值超過70億元台幣。其中,保存期限只有短短24小時的鮮食佔了八至九成,成為主要浪費食物之一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並響應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,全家引入了「友善食光」機制,利用「時控條碼」和「時間定價」技術,提出了「有效期限前七小時打七折」的方案。這項創新不僅避免了消費者買到過期商品的困擾,還能夠有效降低食物浪費。全家也透過「鮮食動態庫存系統」和「友善地圖」等方式,將科技應用於鮮食管理,進一步提升效率,減少浪費。
截至2022年,友善食光會員已達到268.4萬人,平均每個月減少370公噸的食物浪費,為地球減少12萬多公斤的碳排放。這項方案的成功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方便、更實惠的購物體驗,也對環境和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。
#SDG 12 #責任消費與生產